来源:安国市纪委 安国市监察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8-31 16:41:12 阅读量:616
为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安国市坚持“三个常态化”,从完善监督机制、规范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入手,全面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监督规范化、具体化,不断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严实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坚持“三重一大”监督常态化。找准监督的切入点,解决好监督什么的问题。一是建立“三重一大”事前告知和事后备案制度。制定印发《关于建立“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备案制度(试行)》,全面规范“三重一大”报备工作程序,明确各乡镇、各单位为“三重一大”事项报告主体,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报备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为实施有效监督打下基础。二是明确报备重点内容和责任追究情形。聚焦医疗卫生、环保、教育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领域,干部选任、招标采购、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将“三重一大”细化成26个项具体内容。同时,明确了不按规定及时备案、不经集体讨论研究决策、不按规定程序运作等7项追责情形,通过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备案工作制度,推动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规范化、具体化。
二、坚持党内谈话提醒监督常态化。找准监督的着力点,解决监督实效性的问题。一是完善党内谈话制度。印发安国市《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内谈话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分别对各级党委(党组)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履责谈话、提醒谈话工作进行细化,明确了责任主体、谈话情形和纪律要求,为全面落实党内谈话制度提供保障。二是全面开展谈话提醒活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对照党内谈话各项要求,充分发挥谈话提醒作用,把第一种形态用到位,在“治未病”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全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分别按要求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谈心谈话,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对分管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一把手”进行履职谈话,市委书记根据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提出建议对4个乡镇和6个市直部门“一把手”进行提醒谈话,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程序意识显著增强。
三、坚持村党支部书记提级监督常态化。找准监督的空白点,解决好监督向基层延伸的问题。一是扎实推进“两项制度”试点工作。先后研究制定《安国市村级主要负责人提级监督工作制度》《安国市村级纪检委员提名管理制度》《安国市村级纪检委员工作手册》,在全市22个试点村探索开展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村、城中村、资源富集村党支部书记提级监督和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由乡镇(街道)纪委提名试点工作,将监督触角向村党支部书记及其班子成员延伸。二是全面强化对“两委”干部监督。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编制了《安国市农村“两委”干部权力清单目录指导规范》,明确了农村“两委”及干部28项权力清单,制作了26个权力运行“流程图”,推行了农村“两委”干部廉政谈话、述廉考廉、责任追究等“九项工作制度”,农村基层权利运行进一步规范,对农村“两委”干部的监督更加有力。
分享到:
©中共保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保定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12493号-1